农业部2015年绩效管理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16-04-01 00:00:00 来源:
农业部2015年绩效管理总结报告
农业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部署要求,坚持战略导向,突出核心指标,强化过程管理,狠抓督查落实,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多元评估,促进结果应用,有力推动了部党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目标任务完成,有力促进了部系统工作落实和作风转变,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主动性,为确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工作成效
2015年,我部21个机关司局(含派出机构,下同)和29个试点事业单位共设立了20项核心指标和2430项细化指标(机关司局1106项、试点事业单位1324项)。从评估结果看,20项核心指标全部圆满完成,部分工作还取得了突出成效;2430项细化指标完成率超过97%,机关司局635项指标取得效果分,占57%,其中工作有效果的138项、工作有亮点的181项、工作成效突出的111项、工作成效明显的102项、工作成效显著的103项;试点事业单位744项取得效果分,占56%,其中工作有效果的184项、工作有亮点的264项、工作成效突出的113项、工作成效明显的125项、工作成效显著的58项。65项指标未完成,其中机关司局7项,试点事业单位58项,主要是预算执行进度指标、自身建设中党建和人事相关指标以及个别因不可抗力影响完成进度的指标。
(一)职责履行方面。机关司局和试点事业单位共设立1652项(机关司局646项,试点事业单位1006项)绩效管理指标,全部按期保质完成,73%以上指标取得效果分。
一是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12429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指标完成比率112.9%。此外,蔬菜、水果、茶叶等重要农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
二是农民增收持续加快。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创业创新人才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力度,开展“全国十佳农民”和“十佳农技推广标兵”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扩大到1500多个县,培训农民100多万人。
三是结构调整逐步深化。推动国办出台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优化区域布局,粮改饲、两豆轮作试点全面启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提高到39.6%。
四是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范围扩大到2246个县(市、区),面积超过3亿亩。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近250万家,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有序实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
五是政策创设逐步完善。落实农业补贴1442亿元,农机购置补贴237.55亿元,畜牧发展扶持及动物防疫扑杀补助资金66.77亿元,渔用柴油补贴250.2亿元,农业资源生态保护补助资金202.34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5亿元。资金规模适度增加,补贴制度逐步完善,推动三补合一,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启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
六是风险防控稳中向好。2015年全年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6.1%、99.4%和95.5%,指标完成比率102.1%,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面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全国4种强制免疫重大动物疫病平均免疫密度保持在95%以上,群体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超过75%,指标完成比率100%。健全屠宰监管体系,完成省一级屠宰监管职责交接,市、县级调整到位率分别达到95%和90%。
七是科技创新不断强化。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和条件建设,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取得突破,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开展农业生产物联网试验示范等工作。全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3%,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超过2亿亩,均超额完成指标任务。
(二)依法行政方面。21个机关司局共制定依法行政指标251项,完成率99.2%,有2项“预算执行进度”指标未全部完成;128项指标取得效果分,占比50.9%。
一是农业立法扎实推进。积极推进完善农业发展重要领域法律法规,提出对《食品安全法》《种子法》《粮食法》的修改建议,促进《种子法》以主席令形式颁布。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7部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二是行政审批规范高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6.4万件,办结6.2万件,按时办结率保持100%,继续做到审批零超时、结果零投诉,申请人满意率达99.5%。再次取消下放我部3项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已全部清理完毕。同时,强化政务公开,主动公开信息共926条,按时公开率达100%。受理信息公开申请385件,按时答复率保持100%。
三是执法监督不断加强。进一步增强农药市场检查督导力度,组织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兽药违法行为,实施《全国兽药(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方案(2015—2019年)》。组织开展行业和系统全面督查,派出21个督查组,深入农村和实地,向一线农业干部、农民群众、生产经营人员了解真实情况。
(三)自身建设和公共目标任务方面。21个机关司局制定自身建设指标209项,完成率97.6%。29个试点事业单位共制定公共目标任务指标318项,完成率91.8%。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建立了健全的理论学习制度,落实每年4次中心组学习机制。各单位都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和领导班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党内生活制度,确保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是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中共农业部党组和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意见》和《农业部贯彻落实2015年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分工意见》的有关要求,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面防范廉政风险,着力构建预防腐败、廉政勤政的长效机制。认真制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方案并抓好落实,切实加强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坚持“20字”好干部标准,树立和坚持“三靠两有一底线”的用人导向,不断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比素质、比学习、比业绩的氛围日益浓厚,各级班子总体上保持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良好状态。坚持直接联系群众,司局级干部每年赴基层联系点调研,实地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坚持开展“百乡万户调查”和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调研活动,年初组织108名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组成27个调研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确保公道正派,程序规范。加强教育监督,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顺利完成。
二、主要做法
2015年,我部绩效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总结完善,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战略导向,服务中心工作。为确保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中央1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农业部1号文件等重点工作,细化、量化为20项重点工作,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指标,通过增加考评权重,强化落实措施,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同时,突出重点,大力精简绩效管理指标体系,21个机关司局的职责履行指标比上年精简9.3%。
(二)坚持过程管理,强化督查绩效联动。各位部领导亲自审定分管司局、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指标,签署绩效计划任务书。各司局、各试点单位严格实行绩效管理“一把手”责任制,坚持把监测与评价贯穿于绩效目标实现的全过程,坚持日常、月度、季度绩效沟通,及时发现不足和偏差。特别是20项重点工作所关联的核心指标,均根据督查工作的相关要求,及时向部领导报送进展情况,确保工作落实。随着机关司局、事业单位和专项工作三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所有相关工作均按照三级绩效指标考核周期,填报各项工作的进展动态,及时上传有关证明材料,实现绩效信息实时填报、过程进展网上监测。
(三)坚持分类管理,科学评估结果。根据工作职能和单位性质,对机关司局指标体系评分标准和试点事业单位指标体系评分标准进行细化和调整,确保试点事业单位与司局重点工作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支撑保障作用。同时,2015年首次将机关司局指标体系中的依法行政、自身建设和事业单位指标体系中的自身建设部分由办公厅、人事司、政法司、财务司、机关党委等责任司局结合日常工作表现进行打分,达到了强化引导、强化管理、强化效果的目的。
(四)坚持创新发展,探索多元评估。2015年各司局和试点事业单位紧紧围绕“三农”中心工作,设立实施了50个创新项目。涉及农村改革、科技推广、对外合作、监管执法、内部建设等方面,几乎涵盖了农业农村经济各领域的重点工作。为确保创新项目评估的公正公平,在评审过程中,在延续以往“两审制”的同时,首次尝试分类评估。在现场评估时,将机关司局与试点事业单位分开评估,并邀请从事相关工作的专家担任评委,确保创新项目真正实现创新突破。
在充分肯定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实践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指标体系设计还有进一步优化精简的空间,依法行政和自身建设部分的指标需要增加区分度和普适性,对于难以科学评估出各单位工作成效的指标需要继续作进一步调整;创新项目已开展多年,每个单位相关工作的创新点已经不多,需要进一步深挖潜力,引导各单位进行深度创新。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我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部党组提出的“坚定不移推进,持续改进提高”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三农”工作实际和农业系统特点,围绕部党组“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进一步规范简化程序,优化精简指标,统筹推进部机关司局绩效管理、直属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和专项工作延伸绩效管理,引领我部绩效管理不断走向深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实现“十三五”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完善督查绩效联动机制。把督查和绩效管理两个抓落实的有力工具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协调布置实施、协调调度管控、协调考核评估,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二)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选择一些重点工作、专项工作,探索开展绩效管理第三方评估,不断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三)进一步优化精简指标体系。认真总结绩效管理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完善指标体系,把部党组确定的2016年需要着力抓好的21项重点工作作为绩效管理核心指标,重点推进。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