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中小”生态文明教育应把哲学与自然科学有机融合
发布时间:2024-12-20 22:43:33 来源:
【中国绿发会讯】近期,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会)专家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教育局代表及幼儿园、小学、初中的一线教师,就联合开展幼中小阶段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题,以及如何做好少年儿童校园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沟通。
绿会专家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发展,是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生态文明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在生态文明这一历史阶段,我们应该引导青少年去正确的、科学的看待生态、自然,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
绿会专家在小学和孩子们互动,交流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知识 绿会融媒
绿会专家强调,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进行社会科学的教育,有助于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但怎么把课程编撰好设计好,需要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对青少年来讲,哲学教育不是要孩子们去机械的记忆什么时间提出了什么理念,而是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把哲学的理念和自然科学相结,通过有趣的故事、有意思的事件融入到适合课程中,让学生们通过这些内容,去理解和思考。比如对低幼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大多数知道恐龙是什么,但不太了解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恐龙灭绝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我们今天的地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孩子们去认识我们的世界,去了解我们的世界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这对孩子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在交流过程中,雨城区教育局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中心吴文强、副主任王刚等结合雨城区幼中小阶段思政课程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绿会专家进行了细致交流,后续工作也将联合各阶段优秀教师进一步开展。
绿会专家表示,作为全国性学会,每天都关注生物多样性、绿色发展领域的全球最新研究、最新变化,愿意为幼中小相关课程的设计提供科学支撑,希望能够联合多方力量,创作出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们兴趣的内容来。